防水區域的全面覆蓋
提到防水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衛生間、廚房和陽臺。衛生間作為用水頻繁的區域,地面和墻面都要做好防水,墻面防水高度一般淋浴區不低于 1.8 米,其他區域不低于 0.3 米;廚房地面和水槽附近墻面也需做防水,墻面防水高度 0.3 - 0.5 米即可;陽臺若放置洗衣機或有水源,同樣要做好防水。
但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區域也需做防水處理。窗邊容易因雨水滲透導致墻面受潮,要對窗框與墻體的縫隙進行密封防水處理,可使用密封膠填充縫隙,再在窗框周邊涂刷防水涂料;地下室受地下水影響,防水防潮尤為重要,墻面和地面都要做防水,可選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,并做好排水措施;有地暖的房間,為防止地暖管道產生的冷凝水滲透到地面,在鋪設地暖前要先做防水;水管道周圍,如水管與地面、墻面的交接處,要用防水密封材料進行密封處理 。
防水材料的挑選攻略
常見的防水材料有防水涂料、防水卷材、防水灰漿等。防水涂料施工方便,可形成無縫的防水層,適合形狀復雜的區域,如衛生間、廚房等,常見的有聚氨酯防水涂料、丙烯酸防水涂料等。聚氨酯防水涂料強度高、彈性好、防水性能優異,但含有一定的有機溶劑,施工時需注意通風;丙烯酸防水涂料水性環保,耐紫外線,適用于陽臺、外墻等外露部位,但低溫時柔韌性會下降。
防水卷材一般用于大面積的防水工程,如屋頂、地下室等,具有防水性能好、施工速度快等優點,常見的有 SBS 改性瀝青防水卷材、高分子防水卷材等。SBS 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耐高溫、耐低溫性能較好,適用于溫差較大的地區;高分子防水卷材耐老化、耐腐蝕,環保性能好。
防水灰漿是一種由水泥、砂子、防水劑等混合而成的防水材料,成本較低,施工簡單,適合小型防水工程和局部修補,如衛生間、廚房的墻角、地漏周邊等。
選擇防水材料時,要查看產品的檢測報告和環保認證,確保產品符合國家標準,環保性能達標;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,質量和售后服務更有保障,如東方雨虹、德高、科順等品牌,市場口碑較好;根據不同的防水區域和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材料,如衛生間適合防水涂料,地下室可選用防水卷材與防水涂料相結合的方式。
規范的施工流程解析
防水施工前,要對基層進行處理。確保基層表面平整、干凈、干燥,無油污、灰塵、松動的顆粒等。若基層有裂縫、孔洞,需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找平;陰陽角處要做成圓弧形,以增強防水效果;管道根部、地漏等部位要進行特殊處理,可先涂刷一層堵漏王,再進行防水施工。
防水涂料一般要涂刷 2 - 3 遍,每遍涂刷的方向應相互垂直,以確保涂層均勻。第一遍涂刷干燥后(一般 1 - 2 小時,以不粘手為準),再進行第二遍涂刷。涂層總厚度要達到產品要求,一般衛生間、廚房的地面防水層厚度不小于 1.5 毫米,墻面防水層厚度不小于 1.2 毫米。
防水卷材施工時,要注意卷材的鋪貼方向和搭接寬度。卷材應平行于屋脊鋪貼,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;搭接寬度一般不小于 80 - 100 毫米,并用專用的粘結劑將卷材與基層、卷材與卷材之間粘結牢固,確保無氣泡、空鼓。
墻角、地漏、管道根部等特殊部位,要先進行加強處理。可在這些部位附加一層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,然后再進行大面積的防水施工。地漏周圍的防水要特別注意,防水涂料要涂刷到地漏邊緣,并確保地漏排水通暢,無堵塞。
防水效果的驗收秘籍
防水施工完成后,要進行閉水試驗。將衛生間、廚房、陽臺等防水區域的排水口堵住,然后向區域內注水,注水高度不低于 20 毫米,做好水位標記。閉水時間不少于 48 小時,在這期間要定期檢查水位是否下降,樓下對應位置是否有滲漏現象。若水位明顯下降或樓下有滲漏,說明防水不合格,需重新查找原因并進行修補,然后再次進行閉水試驗,直至合格為止。
判斷防水是否合格,主要依據閉水試驗的結果。若閉水試驗期間水位無明顯下降,樓下對應區域無滲漏、潮濕痕跡,則防水合格;若發現有滲漏,要仔細檢查滲漏點,可能是防水涂層破損、施工不規范、材料質量問題等原因導致,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。如涂層破損,可在破損處重新涂刷防水涂料;若是施工不規范,如墻角、地漏等部位處理不當,需重新進行加強處理;若懷疑材料質量問題,可更換合格的防水材料重新施工。
元
元